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凝聚眾心向芯片產業貢獻蓬勃力量
作者: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常務副理事長 于燮康 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革命先驅偉大斗爭實踐,首次闡釋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
在慶祝建黨百年和接續奮斗下一個百年的重要節點,習近平總書記詮釋偉大的建黨精神,我想就是要告誡全黨,認真總結奮斗歷史,用歷史觀照現實,從偉大的建黨精神中汲取不竭力量,努力奮斗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
綜觀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奮斗史。
銘記我黨重視產業發展的歷史征程
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集成電路放在實體經濟發展的第一位,回顧產業發展的每個歷史階段,始終體現著我們黨對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周恩來總理主持,國務院組織全國上千名科學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其中把計算機技術、半導體、自動化技術、無線電電子學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率先加以落實。那時盡管我國半導體工業一窮二白,但是在老一代半導體從業者的堅守與努力下,依然取得了諸多驕人的成就:1957年,我國通過還原氧化鍺拉出了鍺單晶,并相繼研制出鍺點接觸二極管和三極管;美國仙童半導體發明集成電路6年以后,中國成功研制晶體管邏輯電路;1978年,王守武帶領的團隊成功研制出4KB動態隨機存儲器……老一代半導體從業者在黨的領導下,堅守理想、擔當使命,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實現從無到有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1982年10月,國務院為了加強全國計算機和集成電路產業的領導,成立了以國務院副總理萬里為組長的“電子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規劃,相繼確定了我國“六五”“七五”期間集成電路產業的目標任務。期間,無錫的國營第742廠(國營江南無線電器材廠)成功引進彩色電視機用雙極線性集成電路生產線(3英寸、5μm技術)。這是當時我國引進規模最大,也是至今為止從材料拉單晶開始,直至涵蓋全產業鏈的唯一完整的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共引進1864種進口原材料,但到國家正式驗收時已縮減至91種進口原材料,5μm技術在全行業得到廣泛推廣。這條引進線的建成投產,實現了引進一項目、受益全行業,促進了本土化發展,開啟了我國雙極集成電路工業化大生產的序幕。隨著產業的發展,我們逐漸認識到大規模集成電路是一個技術密集、發展迅速、產品更新換代快的行業,因此在“七五”期間,電子工業部啟動了以國營第742廠為基礎的“無錫微電子工程”;1986年12月,集成了15萬個元器件、加工工藝為3微米技術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64K DRAM,由權威專家帶領的團隊在國營第742廠完成攻關任務。
1990年—2000年這十年間,國家對集成電路行業重點實施了“908”“909”工程項目。這一歷史階段我國先后建設了華晶集團、華虹集團、上海貝嶺、上海先進、首鋼日電、紹興華越等集成電路制造骨干企業,建立了華大電子、華晶矽科、杭州士蘭、上海復旦微電子等20多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建立了江陰長電、上海阿法泰克、南通富士通、天水華天等10多家封裝測試企業。這一階段行業面臨決策機制、投資體制、產業政策、金融環境、考核辦法、市場體系等一系列的變化,對國內資本的集成電路企業影響和沖擊巨大,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不畏艱難,“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初步形成了我國比較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2000年以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來到了較快發展階段,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措施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2000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設立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簡稱“核高基專項”)和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與成套工藝專項(簡稱“集成電路裝備專項”)。2011年,國務院頒發《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這一歷史階段尤其是隨著“核高基”和“集成電路裝備”兩個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先后獲得一批成果:設計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制造工藝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封裝產業基本具備國際競爭力;實現高端裝備和材料從無到有填補產業鏈空白;第一條可滿足0.25微米線寬集成電路要求的8英寸硅單晶拋光片生產線建成投產;首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CPU芯片“龍芯一號”研制成功;中芯國際宣布第一批45納米產品成功通過良率測試……
2014年—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了快速壯大階段。隨著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正式發布實施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成立,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前所未有,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也來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一是形成了技術體系、產業生態,競爭力得到了完善、提升。培養了一批富有創新活力,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二是制造工藝快速提升,65、40、28納米工藝量產,特色工藝競爭力進一步提高;三是集成電路封裝從中低端進入中高端,有企業已經進入全球第一梯隊,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四是關鍵裝備和材料實現從無到有,整體水平達到28納米,部分產品的設計工藝技術進入14納米至7納米之間。
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潮流最前列,始終深刻認識科技的重要性。
把握產業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
總結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史,有許多經驗可以總結,也有許多教訓值得記取。未來的新長征,我覺得尤其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要有持之以恒的戰略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集成電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更是國家戰略性新興行業,事關國家發展大局;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國家意志,靠強有力的領導和政策保障超常規發展。過去如此,當今如此,今后也一定要繼續保持這一戰略定力。
第二,要有符合集成電路產業特點的運作模式。集成電路產業有其自身的規律,產業周期性明顯,務必摒棄傳統產業考核模式,快速科學決策,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尤其是基礎研究、核心高端芯片、先進制造生產線、高端裝備材料制造等并非易事,我們要充分認識、把握產業的特性和規律,落實相應的運作模式。比如,對于建設重大集成電路項目,決策論證要科學、建設速度要超快、保障條件要充分,由國家統一協調資源、統籌產業布局,杜絕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項目重復建設造成的人、財、物等資源的浪費。還比如,對于“卡脖子”項目,要堅持以應用為導向、研發先行、產業跟進的路徑。
第三,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的產業方針。我親歷過國家“六五”工程、“七五”工程、“908”等工程建設,感觸較深的是:發達國家從來就沒有放松過對我國的控制。所謂的合作只是看中我國巨大的市場而已,從來就沒有過實心實意的技術輸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的,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歷史事實也充分證明,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我們還是要堅持走“自力更生為主,引進外援為輔”的方針。
第四,要堅持對外合作開放。集成電路是高度國際化的產業,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因此這應該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們要充分發揮中國的市場優勢,利用好全球資源,從市場、資金、人才、技術等多個層面,堅持更深更廣的開放合作,通過創新合作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賡續精神血脈在新征程中拼搏奮進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制定了科技強國的行動綱領,這是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戰略所錨定的新坐標,也是黨和人民對芯片業發展給予的新期望。文件指出:要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優化學科布局和研發布局。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
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之時,黨員只有50多人,但是,偉大的建黨精神給予了這個年輕的政黨以強大的信念和不竭的力量。
中國半導體產業探索之初,我們只是一窮二白,但是,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已經建立起了初具規模的技術體系和逐步增強的產業實力。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解決“卡脖子”難題等諸多產業目標極其艱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節點,集成電路產業人要從建黨精神中汲取不竭動力,凝聚眾心向黨的蓬勃力量,拼搏奮進。這是國之所需,也是吾輩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