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泛摩爾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
來源:科學網
5月23日,第一屆泛摩爾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大學嘉定校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學微電子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嘉定區委常委、副區長傅俊,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芯動力人才計劃辦公室主任王喆,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總經理丁輝文,新微創源孵化器董事長任佳,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等領導和嘉賓出席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少華、瑞士工程院院士PeterSeitz、日本東北大學教授羽根一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子電工學院副院長陳全勝等線上出席論壇。論壇吸引了政產學研各領域逾300名嘉賓參加。
傅俊首先致開幕辭表示,嘉定是上海集成電路“一體兩翼”格局中的重要一翼。面向“十四五”,嘉定區與上海大學開啟新一輪全面戰略合作,共同推進上大微電子學院和上大科技園建設,打造環上大科技創新圈。
汪小帆表示,上海大學有責任、有信心把微電子學院打造成區、院、校合作共贏的新高地,為嘉定、為上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培養集聚更多創新人才,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做出上大應有的貢獻。
吳漢明做了題為“后摩爾時代的芯片挑戰和機遇”的主旨演講。他回顧了我國60年來集成電路研發。
余少華指出,國家在信息光電通信領域需要突破關鍵共性技術,解決產業化短板問題;探索創新轉化機制,實現成果高效轉化和自我造血;建立中試驗證平臺,疏通銜接產學研上下游。
羽根一博教授從新型位置敏感探測器的原理及應用、微鏡與傳感應用以及基于GaN和Si的半導體感知和探測器件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的分享。
Seitz指出,通過納米傳感技術實現對人體的各項特征的實時監測,“治未病”,是未來醫療的重要發展方向。用微納技術制造的無創可穿戴汗液傳感器應用于人體多項生化指標監測,通過實時檢測汗液中的多種物質,可分辨傳染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
上海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古元冬在報告中指出,上海大學建設本碩博一體化、準工業化、國際一流的微電子學院,為產業培養大批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的創新人才。發揮嘉定區“泛摩爾”產業優勢,建設特色鮮明的“泛摩爾”產業學院。建立契合產業需求的“四個一”培養模式(一次芯片設計、一次工藝流片、一次封裝測試、一個創新項目),實施設計、驗證、工藝、制造、設備、應用系統全鏈條培養,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當天,圍繞光電子&傳感器,先進封裝、流程控制及新型顯示,中國—新加坡“一帶一路”創新及復合人才培養平臺建設主題召開了分論壇。
與會專家表示,第一屆泛摩爾產業高峰論壇的舉行,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途徑,吸引聚集了泛摩爾高端人才,培育了開放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必將大大推動上海嘉定包括材料裝備、芯片設計、制造工藝、封裝測試、系統應用等各產業鏈節點在內的“泛摩爾”產業生態的豐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