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述評:中國芯片業加速自立自強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4月25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22日報道,中國加快構建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等供應鏈。在美國強化半導體領域對華出口管制的背景下,中國國產制造設備銷售額增至5年前的6倍,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逾30%。在政府支持下,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領域的大型制造商加大投資力度,官方和民間共同努力,與美國抗衡。
報道稱,4月18日至19日在廣州舉行的半導體供應鏈相關會議上,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半導體制造設備領域迎來發展黃金期。
據行業團體統計,2022年國產設備市場規模超過520億元人民幣,約為2017年的6倍。
另據媒體報道,中國廠商的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已由2021年的21%上升至2022年的35%。
報道稱,在廣州召開的會議上,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科磊公司、泛林集團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等作為贊助商出現,它們在中國尋覓商機。
美國等國大型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之所以在中國市場發力,是因為中國該市場規模居世界第一,相關制造設備市場規模也是同樣。據統計,美國三大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2022年銷售額約三成來自中國市場。
報道稱,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的對象主要在尖端技術領域,成熟領域的制造設備出口仍可進行。一名外資企業高管表示:“如果失去中國業務,則企業總體營收狀況惡化,研發也將受到負面影響?!?/span>
報道稱,對于半導體行業而言,中國市場不容忽視。
對于中國芯片業發展,日本《日經亞洲》雜志網站4月20日發表文章稱,美國的制裁不會阻止中國芯片產業崛起。
文章稱,近年來,美國逐步限制中國企業購買先進芯片制造技術的能力,其目的是扼殺中國的本土半導體產業。
不過,雖然中國大陸企業的半導體能力目前無法與臺灣地區、荷蘭或美國相提并論,但它也并非從零開始。自2015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半導體生態系統領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眼下,中國似乎很可能會在短期內擺脫美國的束縛,其芯片行業最終將會從困境中崛起。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數據,如今中國公司約占全球芯片制造總產能的10%。根據半導體工業協會的數據,中國在2020年全球芯片銷售中所占份額為9%,領先于臺灣地區,僅次于歐盟和日本的10%。
美國政府2022年10月宣布的限制措施主要適用于更先進芯片的制造技術,其意圖是限制中國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彈道導彈方面的進步。
文章稱,盡管在芯片技術方面仍落后于世界領先者,但中國已經證明,隨著時間推移,它可以將新興行業——無論是高鐵、電信、電動汽車還是社交媒體——推向主宰地位。